本課程由生命科學為主軸出發,由生命的起源開始對於生命型態的構成以及生命的延續與特徵的延傳進行瞭解。此外,藉由生物的多樣性與環境生態間的關聯,使學生對於生命的尊重以及身處環境的關懷有深刻的體驗,並逐步體會地球環境之美,以及愛護地球環境與珍惜資源的重要性。
課程中將藉由影片欣賞以及對於生命科學的介紹認識生命,並逐步拓展至對於周遭環境與生命的關懷,同時透過對於地球環境遭受破壞之各種資料介紹與實境觀察,讓學生暸解環境遭破壞後所引起之種種害處,以及危害到後代子孫的種種可能情形,進而尊重生命、愛惜環境與珍惜資源。
經由資料蒐集、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延伸之書籍與文獻閱讀幫助學生認識生命與瞭解環境。同時透過實地探視,認識相關環境保護之措施與設施,以及現今科技發展出之各項綠色能源逐一進行介紹;最後課程將藉由實際學習成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有關保護環境與尊重生命之實際具體作為,並據以實施以實現「做中學、學中做」之教育理念,並能引發學生未來對於相關問題的關懷。
本課程目標,分別由「教學目標」、「課程特色」、及「與通識教育核心精神的關連性」三方面說明。本課程實施後須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認識生命的起源。
-
瞭解生命科學的重要性
-
認識生命與環境生態之關聯
-
瞭解自然資源的有限
-
了解環境破壞的可怕
-
認識個人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
-
對於環境與生命之關懷與實踐
課程的教學目標可由情意、認知及技能三方面說明:
(1)情意方面:尊重生命關懷環境。
透過課程的介紹,期藉由生命科學出發能讓學生對於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有所認知,同時進而關心所處之環境,讓學生體驗到環境的破壞將影響整個地球人類的生態與命運,藉以建立積極關懷與尊重生命的人生價值。
(2)認知方面:認識生命科學與環境保護之道。
以生命科學為主軸介紹生命的起源與構成,並介紹生命傳遞過程中的特性與對生命的影響,同時藉由生物的多樣性進而介紹與環境間之關聯性,進一步體認地球資源及環境之可貴,並藉由各種環境議題與環境污染防治之措施與方法介紹,認識環境遭受破壞之可怕。此外,課程中將安排實地觀察環境與生態,及各種節源及環境保護之設施。
(3)技能方面:尊重生命、愛惜環境與珍惜資源的實踐。
以資料蒐集及與他人互助合作與議題討論的過程中,尋找出解決的方法,並從中探討可供實際操作之項目,劍及履及親身實踐體驗,並能在未來遭遇相關議題時能有所省思與作為。
本課程採體驗式教學,以實境探訪方式與理論相互印證,除可加深學生體會生命與環境的重要性之外,更可激發學生對於環境與生命的關懷。
透過各種相關議題的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對生命的尊重、環境的關懷與資源的珍惜,能有實際的行動與省思。
再經由「做中學、學中做」的實作方式,讓學生能在實作與練習的過程中體驗各項議題的重要性,在未來面對相關議題時能有正確與適當的處理方式。 |